出土文献

  • 于省吾甲骨藏品整理与研究

    王雪晴;

    本文对于省吾先生的甲骨旧藏(已公布部分)进行了全面的考察,根据相关材料梳理其著录、来源和流向,并就《双剑誃所藏甲骨文字》讨论了甲骨著录中的两个问题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1-31+169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558K]
  • 释西周金文中的“虐”字

    陈斯鹏;

    西周金文选钟乙“虣(暴)虐”之“虐”写作“”,从卜、虎会意,表示以兵杖搏虎,为“虐”之初文。“(虐)”字的造字意图与“虣”字之表示以戈钺搏虎相类,对应的词也意义相近,故文献中常见“虣(暴)虐”连言。■铭文“虐”所从“匕”、《说文》“虐”篆文所从“爪”,均为“卜”形之讹变。《说文》对“虐”字形、字义的说解,以及目前学术界将“虐”字追溯至甲骨文从虎抓人形之字的主流意见,均不可靠。西周金文霸姬盘中的“”字也应释为“虐”,读为“效”,义为致送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32-37+169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945K]
  • 金文“咎”字补说

    陈建新;

    元尊、元卣铭文中旧释为“”的字应该改释为“咎”,毓祖丁卣铭文中旧释为“”的字应该是“咎”“火”二字,这几处铭文中的“咎”均应读为亲属称谓“舅”。商、西周时期的“舅”指的是母之兄弟,“高舅”可能是对母之兄弟的尊称,东周时期的“舅”可能指母之兄弟,也可能指妻之父或夫之父。青铜器铭文中记载的为舅举行祼祭和作器祭祀的情况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中国上古时代对于舅权的重视和尊崇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38-45+169-170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205K]
  • 韩国金文“隋”地考

    孟娇;

   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韩国铜器“隋■壶”中的“隋”地,即《左传》所载“翼侯奔随”之“随”,位于今山西省介休市。从疆域变迁的角度看,介休市一带在战国时期曾是韩国领土,据此可重新审视“千亩左军”玺印、“公刍半石”铁权的国别,二者属战国时期韩国的可能性比较大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46-48+170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615K]
  • 谈《厚父》中的两个“在”及其他

    尉侯凯;

    清华简《厚父》中有两个用法特殊的“在”字,分别见于“在夏之哲王”“其在时后王之飨国”。前者为时间名词,义同“往昔”之“昔”,后者是时间介词,相当于表“至于”的“于”。表时间名词的“在”有异体作“”■“甾”“兹”,同义词有“徂”“■”“者”。小臣簋“■东夷”、录卣“■淮夷”之“■”,以及子犯钟“者楚荆”之“者”,均应理解为时间名词。师■簋“淮夷”之“”,从屮、■声,可径释为“栽”,是“”■的另一异体。卌二年逑鼎“■玁狁”、应侯簋“■淮南夷”中的“■”“■”,亦应释“(栽)”,为往昔、从前之义。相应地,甲骨文中的“■”“■”“■”,可改释为“才”,用作时间名词或动词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49-59+170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307K]
  • 清华简中的几个双声符字

    刘洪涛;卢义乐;

    文章考释清华简中的几个双声符字。一是《成人》17号简“”字,“■”“主”皆声,简文“窃义■”应读为“窃义抇庸”;上文之“道■”当读为“道拖阊曳”。二是《乃命二》10号简“”字,“去”“于”皆声,简文“盍不善”应读为“弆盖不善”。三是《五纪》89、91号简“”字,“十”“惪”皆声,简文用作“十”;《汤在啻门》“惪以光之”当读为“十以广之”。四是《成人》26号简“”字,“”旁是一个双声符字,所从“矛”“夢”皆声,“矛”或是“柔”之省,“夢”或是“夒”之讹,简文“秀一时”应读为“抽柔一时”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60-72+170-17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348K]
  • 利用楚文字校读《淮南子》之“饥虎可尾”

    李俊涛;

    《淮南子》中有句作“饥虎可尾”,在《淮南子》的各个注本中,注家对其多未讨论。现代的译注本中,学者们或把这句话解释为“饥饿的老虎尾随”,或解释为“牵着老虎尾巴”,均不甚妥帖。这里的“尾”应该读为“徙”,通“縰”或“躧”,训为踩踏、践踏义。楚文字中“徙”一般作“”“”等形,但有时会省去声符“少”,而直接写成“尾”。“饥虎可縰(躧)”应解释为饥饿待食的老虎也可以踩踏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73-77+17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893K]
  • 《悬泉汉简(壹)》札记二则

    吉强;

    悬泉汉简Ⅰ90DXT0116S∶5释文存在可以校改及补释部分,其释文中“出卅五人”可改释为“士卅五人”,并可补释“以食骑”三字;结合书法笔迹及文书内容的关联性,可将Ⅰ90DXT0116(2)∶148与Ⅰ90DXT0116(2)∶150可缀合编联为同一份册书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78-80+17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809K]
  • 秦简词语考证(两篇)

    王凯博;

    本文对秦简中的两个疑难词语作新的考释,作者认为:1.放马滩秦简“置鼠”的“置”无须破读通假,“置鼠”可以结合文献中“设鼠”“设禽兽”“张鸟”“张鸟兽”等的结构方式与表意来理解,“置鼠”其实就是设置器具以捕取老鼠的意思,是一种语意表达的不完整缩略形式。2.睡虎地秦简“渡衖”的“渡”应当读为“塗”,近义复词“塗巷”见于先秦文献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81-86+171-17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809K]
  • 荆州胡家草场汉简《岁纪》简中“王入吴房”考

    徐世权;

    本文重点讨论新见汉简《岁纪》暂编号为1538号简文“王入吴房”中“入”的含义和“吴房”的归属问题,指出秦王政十六年“王入吴房”的意思是“使韩王入吴房”,“吴房”是秦南阳郡属县,其由魏入秦的时间不晚于公元前272年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87-91+17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883K]
  • 虎溪山汉简《食方》考释丛札

    高一致;黄开心;

    本文对虎溪山汉简《食方》内容提出了六则文字考释和订补意见,主要探讨了“芮”“乾”“搯”“资”“靡”“湅”“薦”等几个字的释读以及“腩炙”“酿”等烹饪方法,并在此基础上对简文所涉及的我国古代饮食文化做了进一步阐释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92-100+17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056K]
  • 走马楼吴简所见“自首士簿”复原与研究

    连先用;

    新刊吴简中保存了一份“自首士簿”,可得到较为完整的复原。该簿系临湘侯国为应对上级官府的临时性专项检查而作,属于草稿或底本,故留在本地而未发出。整份簿书并非一次性制作,而是部曲田曹将历年原始簿书直接套连的结果。“自首士”义为“自首的士兵”,其来源并非“叛士”,而是民间反叛武装。“自首士”平日的主要任务是“为官限佃”,缴纳限米。最初,为了招诱,国家所规定的纳米额度(28.24斛)相对较轻,但当此目的基本达到以后,纳米额度暴增至40斛,以致大量“自首士”因难以承受而或死或逃。“自首士”与家属分离,所受人身控制十分严格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101-120+172-173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874K]
  • 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“恶”字考

    高明;

    因部分骨签残损严重,《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》释文存在一些误释的情况。文章运用字形比较,并结合辞例推勘的方法,指出骨签中的“惠夫”“思夫”均当改释为“恶夫”,“惠人”“思人”均当改释为“恶人”。更正“思”“惠”等误释180余例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121-129+173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678K]
  • 张景碑文校释与文书构成

    陈金泉;

    张景碑原碑文按形制推断,应共计14行,满行23字。其中一些文字可根据同类型简牍文书进行校补,第5行“会廿■”最后一字应释为“九”,第6行“起”下可补释一“府”字。与近年来刊布的东汉简牍文书进行比较,碑文应当由三部分构成,即府记、县的下行转发文与另一府记。前两部分共同构成一件文书,书写于合檄之上,第三部分应是省略了上行文书之后,郡再次下发的府记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130-136+173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802K]
  • 《三国志·吴书》“沤口”地望再探——兼论潘濬征讨五溪蛮的军事地理

    崔启龙;

    在新近整理公布的《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·竹简[伍]》中,出现了“南郡作唐县(界)沤口丘”的记载,通过考证可知,这应当就是《三国志·吴书》所载“沤口”,进而可以据此订正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中“沤口”的定位。综合吴简与传世文献,可复原出孙吴黄龙、嘉禾年间潘濬征讨五溪蛮的战略部署。澧水沤口屯营与资水“五溪山营”、湘水临湘屯营共同构成了外围警戒防线,潘濬则率主力沿沅水深入五溪腹地,显示出这是一次筹备周密的军事行动。复原潘濬征讨五溪蛮的军事地理,也可为观察孙吴国家在南方山地的控制与扩张提供一些新的线索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137-151+173-174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454K]
  • 日本出土《千字文》木简所见中国典籍的海外流布与习写

    田卫卫;

    公元4世纪百济儒者王仁将《千字文》带入了日本,但受材料限制,古代日本人如何书写和学习《千字文》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。自1928年日本境内发现首件木简以来,有关书写学习《千字文》内容的简牍资料时有发现。将这些资料在中文语境下进行全面收集和整体描绘,对今后研究中古时期中国传统典籍文化在国际上如何传播、如何影响、如何传承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152-168+174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3843K]
  • 新书推荐

    <正>古文字构形类纂·金文卷布脊艺术纸面精装十六开共22册978-7-5326-6143-5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2023年12月定价:9980元刘志基主编《古文字构形类纂·金文卷》是在全方位数据库支持的基础上,穷尽金文资料精细化整理的新型古文字构形类工具书。全书以断代的形式编排,分“殷商”“西周”“春秋”“战国”四编,共22册,包括字形类纂、偏旁类纂、字形演变轨迹提要和综合索引四部分。体例严谨创新,脉络分明,以系联不同断代金文字形的方式,打破了传统古文字工具书的分类格局。能更好地满足数字时代多维的古文字研究应用需求,是从事古文字研究的必备工具书。

    2024年03期 No.19 175-176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986K]
  • 下载本期数据